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庆祝建校四十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三元名家论坛:我国沿海近岸结构的创新发展

作者:  来源:  编辑:zhangliyu    时间:2024-05-27    浏览:    

讲座主题:我国沿海近岸结构的创新发展

专家姓名:蔡正银

工作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讲座时间:2024年05月30日09:00-10:30

讲座地点:土木馆304

主办单位: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内容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号召,要求大力提升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加强近海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沿海近岸建筑物的创新发展。

围绕我国沿海近岸结构的创新发展,本讲座包括了主讲人在深水板桩码头、桶式基础防波堤和海上风电筒型基础三大方面的系列研究成果。(1) 深水板桩码头 复杂海洋地质环境下的港口建设与运维具有巨大挑战,亟需开发新式深水板桩码头技术。传统单锚板桩结构无法承担深水化过程中的土压力,经典极限土压力理论不适用于板桩结构,针对这些技术瓶颈和理论挑战,提出了“遮帘”的创新理念,创建了半遮帘式、全遮帘式和分离卸荷式等系列板桩码头新结构,满足了20万吨级泊位建设需求。考虑板桩结构-地基相互作用,开发了深水板桩码头的系列设计计算方法。(2) 桶式基础防波堤 传统抛石堤结构断面大、施工周期长、环境影响大,针对淤泥质海域防波堤地基承载力问题、波浪荷载作用下防波堤长期变形与稳定问题,研发了一种绿色、经济的桶式基础防波堤新结构,创建了桶式基础防波堤的稳定分析方法,自主开发了NABFLOW有限元平台和超重力场电磁式波浪模拟设备,实现了波浪-结构-地基三者的耦合数值模拟,研发了桶式基础结构成套施工技术与装备。(3) 海上风电筒型基础 海上风电基础承载特性复杂,针对复合筒型基础下沉阻力无法精准预测、复合筒型基础尚无专门设计标准等技术瓶颈,开发了大型轴对称多功能界面剪切仪试验系统,提出了适用于显式计算分析的南水本构模型,研究了筒贯入受力特性,提出了筒型基础下沉阻力的计算方法,结合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考虑影响筒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研究了复合筒型风电基础承载特性,提出了筒型基础抗倾抗滑稳定分析方法。

主讲人介绍:

蔡正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任《岩土工程学报》主编,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土工测试专委会主任,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副主任。

长期从事水利、交通行业岩土工程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120多项科研项目,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沿海交通水工建筑物韧性提升关键技术”首席科学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寒区长距离供水工程能力提升与安全保障技术”首席科学家,“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技术”召集人和 “20万吨级深水板桩码头关键技术”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堰塞体状态相关剪胀理论与坝体溃决演化规律研究”项目负责人。

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2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5项、一等奖11项(8项排名第一);获国家发明专利48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发表学术论文220多篇,主编著作6部、参编6部;主编国家标准2部、行业标准2部、团体标准4部,培养博士研究生42名。

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航海学会首届科技贡献突出人物。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第23届黄文熙学术讲座主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