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活动之三元名家论坛: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在中国的发展

作者: 来源: 编辑:zhangliyu 发布时间:2025-10-16 浏览量:

讲座主题: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在中国的发展

专家姓名:单秀娟

工作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讲座时间:2025年10月21日 09:00-11:00

讲座地点:烟台大学八角湾校区海洋学院C407

主办单位:烟台大学海洋学院

内容摘要: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是渔业科学和海洋科学交叉发展起来的海洋前沿新领域,研究核心是物理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相互作用和耦合,涉及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和渔业海洋等多学科交叉与整合。国际上对这一前沿新领域的发展非常重视,20世纪90年代初在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联合国政府间海洋科学委员会(IOC)等国际主要海洋科学组织的推动下,开始筹划“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计划(GLOBEC)”,并成立了GLOBEC科学指导委员会。1995年,GLOBEC被遴选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核心计划,成为与全球变化直接有关的八大科学计划之一。1997年IGBP公布了《GLOBEC科学计划》,1999年公布了《GLOBEC实施计划》,使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成为当今海洋跨学科研究的国际前沿领域,核心目标是认识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并量化其动态变化。

我国科学家较早认识到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的重要性,并成为首届国际GLOBEC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直接参与了GLOBEC科学计划和实施计划发展与制定。973计划启动为中国GLOBEC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加广阔的研究天地。1998年,中国GLOBEC被列为973计划培植项目进行了探索和研究,1999年获得正式立项。973计划持续支持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先后有8个项目得到实施,不仅使我国在国际海洋科学前沿新领域占居了显要的一席之地,同时,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在973计划的持续支持下,在较短的时间里使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在我国实现了跨跃式发展。

迄今,GLOBEC仍是海洋--全球变化国际前沿领域之一,是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等多个国际科学组织新组建的“未来地球计划”的内容。中国GLOBEC研究正在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其中极地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与全球变化成为新的关注点。

主讲人介绍:

单秀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水产科学院“领军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长期工作在科研和产业一线,以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技术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在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中韩渔业谈判、国际渔业组织履约等方面支撑国家渔业高质量发展。

主持“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NDP/GEF项目、美国Packard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农村部专项、外交部专项等50余项,主导建设了我国第一个渔业资源国家观测研究站,组织编写了首期《中国近海渔业资源状况公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3部,担任《水产学报》副主编,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6项,“十三五”以来参与编写多项国家及省部级渔业规划,担任中韩渔业谈判专家组组长、PICES、ICES等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水产学会资源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海洋资源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预告时间 2025年10月21日 09:00-11:00 主讲人 单秀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